聯(lián)系我們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搜索表單

今天中午我們獲悉,南京大屠殺幸存者王素明在醫(yī)院去世,享年87歲。

南京侵華日軍受害者援助協(xié)會登記在冊在世的幸存者僅剩58位。

王素明的童年很悲苦。

她原本姓楊,1937年她剛剛2歲,和奶奶、父母、兄妹一起住在仙鶴門,父親當時是龍壇中學的校長。日軍侵占南京后,父親被日軍以“破壞分子”的罪名抓走,不久遇害。母親無力養(yǎng)活兒女,將她們兄妹四人都送給別家領養(yǎng),四兄妹四個姓。她被一戶王姓家庭收養(yǎng),從此改名王素明。

王素明的童年是黑暗的,但她用自己的光與熱,照亮了余生,也溫暖了別人。

她是一位公益達人,退休之后在社區(qū)義務奉獻二十多年;她還曾是秦淮區(qū)年齡最大的志愿者,被大家尊稱為“青檸奶奶”;她當了十幾年沒有頭銜的“社區(qū)主任”;她還特別喜愛小貓,被戲稱為“貓奴奶奶”......

2017年9月14日,“貓奴奶奶”王素明在南京家中陽臺上為貓梳理毛發(fā)。新華社記者 李響 攝

自1990年退休后,王奶奶一直堅持在馬府街社區(qū)做志愿者。曾先后義務擔任居委會委員、社區(qū)老齡委主任等職。在身體還好的時候,無論酷暑嚴冬,刮風下雪,她都與普通社工一樣,按時到社區(qū)義務奉獻。

南京迎青奧期間,王奶奶主動要求擔任志愿者,成為了秦淮區(qū)最年長的青奧志愿者,被居民們稱為“青檸奶奶”?!澳嵌螘r間,她每天早上7點多就來到社區(qū),戴上‘秦淮平安志愿者’紅袖標,幫社區(qū)值班守門?!鄙鐓^(qū)工作人員回憶,王素明還組織社區(qū)青少年,積極宣傳青奧知識。

王素明在社區(qū)志愿服務

作為一名社區(qū)“編外社工”,只要有老人來求助,王素明都會耐心傾聽,悉心勸慰,及時排憂解難。社區(qū)居民朱月霞老人,曾一家五口居住在一處40平方米的房子里,生活拮據(jù),全靠老人的退休金維持生計。二十多年,王素明一直堅持上門與這位老人談心、聊天,定期或不定期地為老人提供志愿服務,逢年過節(jié),還會帶著錢物去看望老人。

去年夏天,我館工作人員上門慰問王素明奶奶時,看到了她家中一堆厚厚的榮譽證書。當時,老人對我們說:“我是一名老黨員,也是一名資深志愿者,抗擊非典、奧運、青奧,我都在志愿工作一線。疫情時,我還捐了2000元呢!”

2021年夏天,我館副館長凌曦與工作人員上門看望王素明奶奶,她自豪地介紹她的孫輩們。

那次慰問之后,我館就有了為奶奶拍攝一期《守望幸存者》紀錄片的想法,想記錄下這位用一生溫暖別人的老奶奶。然而不久之后,奶奶就因病住院,直至去世。沒能記錄下這位奶奶的影像,成了我們永遠的遺憾。

編? 輯 | 紀念館融媒體中心

監(jiān)? 制 | 凌? ?曦

聯(lián)系我們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