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節(jié) | 她們,用生命佑護生命
今天是“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jié),是世界各國婦女爭取和平、平等、發(fā)展的節(jié)日。回望1937,留在南京的婦女遭受的卻是精神與肉體上的雙重壓力。
當戰(zhàn)火燃燒到南京之際,有這樣一群女性,她們白天和同伴們撐起一頂“保護傘”,為難民提供庇護;夜晚在昏暗的燈光下,用摻和著眼淚的墨水寫下一篇篇日記。在那段兵荒馬亂的日子里,她們沒有失去對生活的熱愛與信心,更沒有失去那一抹人性光輝……
“我深深地熱愛、崇敬傳教的事業(yè)和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的事業(yè)。倘若我有十個完好的生命的話,我仍會將之奉獻給天國建設的事業(yè)……但愿你們這些將精力奉獻給這一偉大事業(yè)的人們,能夠具有遠見、力量、勇氣向前進——忠貞不貳,堅持到底?!碑斏叩浇K點,她仍惦記著從前在南京的日子。
她生前最愛菊花,曾在日記中多次提及菊花。
她是明妮·魏特琳,美國人,1919年起在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工作,起了個中文名——華群。
戰(zhàn)爭摧毀了寧靜的校園,南京大屠殺期間,她成為金陵女子文理學院難民收容所所長。在難以言說的恐懼之中,在血腥恐怖遍布城市的每一個角落時,她為婦女和兒童營造了一個避難場所,在極其危險和困難的環(huán)境下,她保護婦女和兒童免遭日軍的侵害。
當放縱無度、毫無人性的日本兵在全城屠戮時,雖然無法做到絕對安全,但相對說來,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校園內要比校園外安全得多。
她像母雞保護小雞一樣,竭盡全力保護了1萬多名婦女和兒童。她還在日記中記錄了大量日軍在南京的暴行,她的日記成為揭露日軍暴行的有力證據。
由于日軍占領南京之后那段日子受到在體力、精神上的雙重壓力,以及見到百姓的痛苦遭遇與日軍殘酷的暴行而產生的極度悲哀與沮喪,她的健康狀況每況愈下。
她覺得自己應當做更多的工作來幫助可憐的難民,她時常責備自己做得不夠,覺得自己是個失敗者。那些黑暗日子里可怕的景象、在日軍統(tǒng)治下的城市里黯淡的前景,最終導致她于1940年4月精神崩潰。不久,她回到美國接受治療。
1941年5月14日,她在寫下離別信后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因為日軍常常進來抓人,人人都害怕,奶奶就常叫婦女們用布條包上頭,臉上抹一些爐灰,躲在被子里,以防不測。”她的孫子這樣回憶道。
1946年,已過古稀之年的她就日軍暴行提供書面證詞。
她是程瑞芳,本名樂瑞芳,1924年來到南京,擔任金陵女子文理學院舍監(jiān)。
日軍進攻南京之際,她決定留守南京,照看校園,并作為金陵女子文理學院緊急事務委員會的三個成員之一,協(xié)助魏特琳管理難民收容所。她負責衛(wèi)生工作,為難民治病送藥,并同樣在日記中記錄了大量日軍暴行。
在這樣極端惡劣的環(huán)境下,在1938年的秋季,她還和同伴為失去生計、極端貧困的婦女開辦家政技藝培訓班,并擔任該項目的負責人,為這些貧困婦女提供免費培訓的機會,為她們重新在社會上自立謀生創(chuàng)造了條件。
她的孫子程國祥后來回憶道:“奶奶說都走了學校沒有人看守,自己年紀大了,不想走,還有華群小姐也沒走,她們一起看護難民。奶奶總是很忙,管宿舍、膳食,協(xié)助華群小姐做很多事?!?/p>
程國祥還記得那時常??吹侥棠桃归g在自己的房間燈下用鋼筆寫著什么,因為奶奶管的事情很多,他當時以為是在記賬。
即便情形再危險,她仍沒有停下家禽研究項目。當必須在雞房或家禽場工作時,她請工人注意,如果日本兵來,給她一個信號,她立即往相反的方向逃離。
她是鄔靜怡,原名鄔靜嫻。1899年3月,她出生在浙江寧波的一個牧師家庭,1934年在美國密歇根大學獲生物學碩士學位后,于1936年起在金陵女子文理學院任教。
南京淪陷后,她勇敢地留在南京,和同伴一起參與救助難民?!鞍?,天哪,戰(zhàn)爭殘酷而邪惡”,她在回憶錄中這樣描述當時南京的情況。
在這樣危險的情形下,她仍然沒有停下家禽研究項目。她告誡家禽場的工人,如果日本兵來搶雞、搶蛋,不要和他們爭論,也不要試圖阻止他們,因為人的生命比其他東西都更加重要、更有價值。
1938年秋季,她積極參與開辦被稱為“實驗課程項目”的女子中學,并教授生物課程。
1942年6月,日軍霸占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校園作為衛(wèi)戍司令部。1942年6月19日夜晚,她最后一個離開金陵女子文理學院校園。當她把一大串鑰匙交給日軍門崗衛(wèi)兵,坐上馬車出校門時,心情極度悲哀。
在此后3年多時間里,雖然她一直生活在南京,但是直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她都沒有回到過校園。
戰(zhàn)爭,從未讓女人走開,她們用生命護佑生命,溫暖有力,越挫越勇,義無反顧,向她們致敬!我們永遠不會忘記她們
史料來源:《血腥恐怖金陵歲月——金陵女子文理學院中外人士的記載》
編? 輯:潘琳娜
視覺設計:李安琪
校? 審:李? 凌 ?趙伊漢
監(jiān)? 制:凌? 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