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系我們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搜索表單

一名老黨員是一面旗幟,一名老黨員是一個黨史故事。6月25日上午,我館舉行“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頒發(fā)儀式。在鮮花與掌聲的歡迎中,老黨員代表們走進會場,感受著屬于他們的榮光。我館全體員工參會。

為老黨員頒發(fā)“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

我館黨委書記、館長張建軍為陳平穩(wěn)和劉相云兩名老同志頒發(fā)“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臺下黨員們以熱烈的掌聲向他們致以祝賀和敬意。

紀念章不僅是榮耀的傳承,更是個人和時代信仰的傳遞。老黨員雖然年事已高,但精神煥發(fā),他們難掩激動之情,紛紛分享自己在黨愛黨、在黨為黨的初心故事。

陳平穩(wěn)(右一)、劉相云(左一)

陳平穩(wěn)1960年6月入黨,黨齡60年,1989年來到紀念館工作,2002年退休,先后擔任辦公室主任、副館長等職務,分管過講解、展覽、研究等場館各項工作,為場館第一次擴建工作付出了大量心血。陳平穩(wěn)說:“我始終牢記入黨時的誓言:‘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這句誓言指導著我的思想和行動。在思想上,我始終牢記南京大屠殺歷史,退休后也一直關心紀念館發(fā)展,每年制作有關場館工作的簡報;在行動上,我會去爬紫金山,尋訪抗戰(zhàn)遺址?!?/p>

劉相云1970年6月入黨,黨齡50年,1991年來到紀念館工作。最初負責整理歷史資料、采訪幸存者?!凹o念館原來的采訪設備比較簡陋,我們騎自行車去采訪幸存者。”他說,幸存者年齡大了,要與時間賽跑,抓緊搶救幸存者證言。后來成立了網絡宣傳處,劉相云作為部門負責人,加班加點寫了很多通訊稿。回顧在黨50年、在館工作19年,他給自己的評價是“無怨無悔”。他說,兢兢業(yè)業(yè)努力工作,這是一份責任,這些年來,他時刻牢記入黨申請書上的誓言,時刻牢記肩負的責任。

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精神血脈

老黨員是百年風雨的見證者,是崢嶸歲月的親歷者,是初心使命的踐行者。他們的寶貴經歷就是黨史學習教育中最鮮活、最動人的黨課,他們自強不息、無私奉獻的精神將在歲月的長河里熠熠發(fā)光,他們的堅定信念值得年輕黨員們學習、傳承,引領年輕人接續(xù)奮斗,傳承紅色基因,賡續(xù)精神血脈。

儀式中,我館青年黨員代表王立、胡瀟、徐曉迪依次發(fā)言。

王立說,作為一名研究人員,扎扎實實做學問,就是學者的初心。我們要從黨的百年歷史中汲取前進的力量,更加珍惜干事的舞臺,深入調查研究,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寫在觀眾和受眾的需求里、寫在場館事業(yè)發(fā)展的篇章里。

胡瀟說,作為一名青年黨員,我們要從老黨員、老同志的手中接過接力棒,做對黨絕對忠誠的堅守者,做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排頭兵,以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tài)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tài),努力創(chuàng)造屬于我們這一代人、無愧新時代的歷史功績。

徐曉迪說,作為紀念館的年輕黨員,我們比同齡人有著更多成長歷練的機會,我時常會感恩領導的信任與平臺的加持,但也更無比清晰地明白時代、國家與和平事業(yè)賦予我們的責任與擔當。

表彰大會結束后,張建軍館長為全體人員上了一堂黨課。

隨后,我館全體黨員前往江北新區(qū)規(guī)劃展覽館,開展實境教學。

編輯 | 潘琳娜 俞月花 李安琪

攝影 | 蔡美婷

校審 | 李凌?

監(jiān)制 | 凌曦


聯(lián)系我們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