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zhàn)俘”到中國遠征軍一員 | 一頭亞洲象的故事
最近,你“吸象”了嗎?
一群云南野生大象“逛吃逛吃”的“北漂”之旅,收割了一波來自全世界的粉絲。大家像追劇一樣關注著這群亞洲象,也借此機會了解到亞洲象溫馴、有愛、重情、“通人性”的一面。
今天我們要說的這頭亞洲象,和它的同類一樣,溫馴、聰明。但是,它被卷入了戰(zhàn)爭......
林旺是一頭亞洲象,也是一名“戰(zhàn)俘”。
1944年5月,日軍第十八師團為了保護孟拱基地,在其以西的加邁、卡盟等地據(jù)險死守。中國軍隊突出奇兵,在渺無人煙的林莽中穿行六天六夜,成功鉆入敵軍后方,突然搶占加邁與孟拱的樞紐西通,切斷日軍補給線,一舉將十八師團主力納入中國遠征軍的大包圍圈之中。
當時的日軍第十八師團無論兵器還是后勤都無法與美械化的中國新一軍、新六軍對抗,十八師團的后方基地孟拱到前線僅僅依托一條簡易公路進行補給。由于日軍機械化程度不高,公路又不斷被中美空軍炸斷,能夠在林中小徑行進的大象就成了日軍軸重兵部隊的運輸工具。
包圍圈中的日軍最終糧彈皆無,完全被打散,只有少量部隊僥幸逃脫。林旺和它的媽媽,連同其他10頭駝載大象,被日軍丟棄,成為了中國遠征軍的“戰(zhàn)俘”。
林旺母子原是緬甸人所豢養(yǎng), 日寇從緬人手中搶來,加以訓練。這兩頭象非常聰明,隱蔽、臥倒、速跑等種種戰(zhàn)場所需要的技能很快就學會了,因此成了運輸軍需的重要力量。
由于戰(zhàn)局對日軍日益嚴峻,日軍往往強行讓大象背負5 0 0 公斤以上的物資,結果許多大象很快出現(xiàn)“ 鞍傷” 而不能使用。到中國軍隊進孟關的時候,在前線的大象已經(jīng)從將近100只減少到了十幾只。
假如林旺這次沒有“被俘”,其命運會十分堪憂。因為日軍的后勤運輸常使用動物駝載,目的是在物資缺乏的時候,運輸者本身也可以被作為食物吃掉。在英帕爾戰(zhàn)役中,同樣是用大象運輸物資的日軍糧食不夠時,確有殺死大象食肉的舉動。
所以大象林旺母子,說是“被俘”,其實是被中國遠征軍解救。
林旺就這樣,棄暗投明,“加入”了中國遠征軍。
加入中國軍隊的林旺待遇明顯改善,當時和日軍在緬甸作戰(zhàn)的中國軍隊已經(jīng)全部美械化,新一軍和新六軍的主要運輸工具是美制十輪大卡車和各種吉普車。工兵部隊也十分積極,公路和輸油管修得緊跟著一線步兵。如此大象幾乎沒有用武之地,原來的“ 民工” 成了軍中的“ 機關兵” 。不再需要出苦力的林旺,成了遠征軍的團寵。
老兵回憶,大象能聽懂人話,可惜當時只能聽懂緬甸語,對中文、英語和日語完全沒反應。從后來林旺的情況看,它慢慢學會了中文,懂母語之外的兩國語言,林旺可算是個知識分子呢!
要說缺點的話,那就是林旺實在太能吃了,讓后勤兵苦不堪言。
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林旺也跟隨遠征軍回國?;貒飞希滞推渌麕字弧氨环钡拇笙蟛坏貌粚W點雜耍,登臺表演給自己賺點伙食補貼。后來在廣州的時候,幾只大象還登臺演出,用收入賑濟災民。
蔣介石挑起內(nèi)戰(zhàn)后,林旺沒有再跟隨新一軍去東北。后來它被帶到臺灣,在動物園終老。2003年,大象林旺去世,享年86歲,這在亞洲象中已經(jīng)算了不起的高壽了。
近年,有一部叫《大象林旺之一炮成名》的動畫電影上映,就是改編自林旺在戰(zhàn)爭期間的事跡。
資料來源 | 《林旺不僅是一只大象》——《讀者》2009.9;
《孫立人與林旺大象》——《文史春秋》2007.10
編輯 |趙伊漢??
校審 | 李凌?
監(jiān)制 | 凌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