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系我們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搜索表單

“這面墻放的是什么?檔案嗎?”“這些檔案盒里真的有東西嗎?”“這些檔案可以看嗎?”......這些問題你在進入展廳看見這面巨大的檔案墻時可能也有過。

這里就是我館的《南京大屠殺檔案》墻裝置。2015年10月,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布,《南京大屠殺檔案》列入“世界記憶名錄”。至此,南京大屠殺的歷史記憶由中國記憶上升為世界記憶。

今天,國際檔案日,我館在檔案墻前設(shè)立“花語”裝置,并精選了四組《南京大屠殺檔案》珍貴資料供觀眾翻閱,讓珍貴檔案,觸手可及。

本次“花語”作品以長卷造型的花語裝置作為主要表達,其上規(guī)整排列“證言、檔案頁”,漸次點綴雛菊。長卷尾端以文竹、雛菊無限延申,象征不返的時間長軸里,證詞鉤沉歲月,還原歷史的真實。

“很多觀眾在參觀時會問我們,檔案墻上這些檔案是否可以翻閱。我們受此啟發(fā),在本次花語裝置邊,特意精選了四組《南京大屠殺檔案》中的珍貴文檔供參觀者翻閱,讓珍貴檔案觸手可及。”紀念館社會教育部工作人員、本次花語活動主持人陳亞雄說。

這些珍貴史料分別是:西方人士書信(約翰.馬吉、羅伯.威爾遜、貝茨等),南京大屠殺幸存者證言(李秀英、夏淑琴等),日本戰(zhàn)犯谷壽夫判決書、程瑞芳日記, 南京市民呈文、日本老兵證言。

該作品將展示至端午節(jié),歡迎您來參觀、翻閱史料檔案。

延伸閱讀:南京大屠殺檔案

《世界記憶名錄——南京大屠殺檔案》

2017年12月,《世界記憶名錄——南京大屠殺檔案》(共20卷)在南京首發(fā)。

全套分為7輯,共20冊,另有總目1冊。冊內(nèi)每件檔案均有中文解說,并配有英、日譯文。內(nèi)容主要包括:日方加害者的記錄、美英等國第三方人士的記錄和中方受害者的血淚控訴。

這批檔案形成于1937年至1948年間,歷史線索清晰,資料互補互證,構(gòu)成了完整的證據(jù)鏈。檔案從不同角度真實地記錄了日軍在占領(lǐng)南京期間對中國軍民的大肆殺戤、搶掠財物、奸污婦女的大量罪行,歷史線索清晰、記錄完整,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自2015年《南京大屠殺檔案》入選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記憶名錄”后,這六年,我館為檔案著書立碑,組織紫金草國際和平學校、行前一課等和平教育活動,培養(yǎng)國內(nèi)外和平使者;組織每日的撞響和平大鐘、每月的升國旗儀式化教育活動,培養(yǎng)觀眾的愛國情操;舉辦各類國際學術(shù)交流活動,并將展覽辦到海外;同時,一直孜孜不倦地通過公眾媒體和自媒體平臺,向全世界發(fā)出了銘記歷史、珍愛和平的中國聲音。

傳播這段世界記憶,我們一直在努力!

編輯 | 趙伊漢

審校 | 李凌

監(jiān)制 | 凌曦


聯(lián)系我們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