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系我們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搜索表單

這個五一電影檔,最被熱議的就是諜戰(zhàn)片《懸崖之上》。電影講述四名共產(chǎn)黨地下工作者奉命執(zhí)行“烏特拉”行動,找到并護送從日軍背蔭河基地越獄的王子陽同志出境......

王子陽確有其人,然而遺憾的是,他與劇中的張憲臣、楚良一樣,沒能看到“天亮”的那一刻。

背蔭河

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東北淪陷,石井四郎極力主張把日軍在日本的細菌研究實驗中心轉(zhuǎn)移到中國東北。1933 年,日本政府批準了石井四郎在我國東北地區(qū)建立細菌研究基地的報告。同年 8 月,在哈爾濱市南崗區(qū)設立了石井部隊,其附屬細菌實驗場就設在 70 公里以外的黑龍江省五??h的背蔭河,由石井四郎任部隊長。

背蔭河原是一個小村莊,日軍僅用了一年的時間,就將這里修建成一個秘密的軍事城堡。有三米多高的圍墻,上面架設了高壓電網(wǎng)和兩道鐵絲網(wǎng),圍墻四角各修筑一座堅固的炮樓,墻外有兩米半寬的護城壕。中國人一律不許靠近?;疖嚱?jīng)過背蔭河站,也要將車窗簾布放下,嚴禁旅客向車外張望。

石井四郎

東北抗日聯(lián)軍一直密切關注這里,曾對這個細菌實驗場進行偵察,在報告中描述了這里的情形:?

“日本帝國主義專門設立一個殺人屠場……修了 數(shù)百間房子,窗戶是鐵的,犯人在內(nèi)里向外看不出去,在房子里使鐵條修了無數(shù)的鐵籠子,將犯人裝在 鐵籠以內(nèi)…… 在去年將珠河游擊區(qū)群眾使大車載去三百多,不知去向,在這個殺人場殺多少人,是誰也不知道……”

石井部隊一直在這里利用被送來的“犯人”進行著秘密的細菌活體實驗。最初的重點在炭疽、鼻疽和鼠疫三種主要的傳染病上。在活人身上注射各種培養(yǎng)出來的細菌,使之染病,再對其進行各種形式的“治療”,以得出難以獲得的病理數(shù)據(jù),直到把被試驗者折磨死,然后送到焚尸爐中燒毀。因此被送進這個“殺人場”的人幾乎沒有活著出來的。

從1932年下半年開始啟動一直到1933年秋天,石井在這里對許多種病菌進行了研究,但因背蔭河時期的記錄大多被銷毀,無法得知在背蔭河有多少人被殺害。

(摘自《侵華日軍731部隊的雛形——背蔭河細菌實驗場》高曉燕 《日本侵華史研究》2014.01)

越獄

《懸崖之上》片中,共產(chǎn)黨地下黨小組“烏特拉”行動的核心目標,就是找到并護送從背蔭河逃脫的王子陽,并護送其出境。而歷史上,確有這次越獄,王子陽也確是成功逃脫的同胞之一。

王子陽是1933年在哈爾濱街上行走時被莫名抓去的,他們一批40多人被連夜送到五常的背蔭河。在那里得知日本人利用中國人搞細菌試驗后,他們決定不能等死。1933年中秋節(jié),在敵人送飯的時候,被押同胞進行了暴動。敵人發(fā)現(xiàn)后用機槍掃射,在逃跑中有 20多個難友被打死,不過有30多人成功越獄。其中王子陽等12人逃脫后投奔了東北抗日聯(lián)軍,背蔭河的秘密被暴露出來。

此后,東北抗日聯(lián)軍第三軍又多次對背蔭河進行襲擊,驚動關東軍高層。日軍唯恐秘密進行細菌實驗之事被世人所知,做出了放棄背蔭河細菌實驗場的決定。1934年夏, 基地的武器彈藥庫突然爆炸,石井以“失火”為由秘密轉(zhuǎn)移。石井四郎下令毀壞了大部分設施,同時也把剩下的俘虜全部殺死。

而背蔭河實驗場利用人體對細菌武器進行的實驗,為后來的731部隊在哈爾濱平房進行細菌研究打下了基礎。

(摘自《侵華日軍731部隊的雛形——背蔭河細菌實驗場》高曉燕 《日本侵華史研究》2014.01)

王子陽同志,已經(jīng)犧牲

與電影不同的是,王子陽逃出魔窟后,并未去蘇聯(lián),而是就地加入了抗聯(lián)。

根據(jù)李云橋《趙一曼傳》的記載:王子陽等人從背蔭河逃出來后,正好遇到了正在背蔭河一帶活動的趙一曼率領的自衛(wèi)隊,隨即被解救,而他們被解救后也立刻志愿參加了抗聯(lián),反抗日寇。

在之后的斗爭中,王子陽還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并一步步成長為一名抗聯(lián)指揮員,擔任東北抗聯(lián)第三軍的一名代師長。然而,他卻最終沒能看到“天亮”那一刻。

1937年3月,在黑龍江省木蘭縣的拐把橋爆發(fā)了一場戰(zhàn)斗。據(jù)《木蘭縣革命斗爭史》的《拐把橋戰(zhàn)斗》中記載:

“這次戰(zhàn)斗持續(xù)快兩個小時,大東來傷一人,王子陽負重傷。下午約兩點左右,我們把王子陽抬到郭家粉坊,王子陽因為肚子受傷較重,活了大半天就犧牲了,大家開了追悼會,把他抬到六師密營東、濫柴頂子西坡腳下二道林子山崗上安葬。”

整整80年后,2017年4月,王子陽烈士之墓才在黑龍江省雞冠山內(nèi)被找到。據(jù)國家文物局消息:

2017年4月20日,黑龍江省興隆林業(yè)局東北抗聯(lián)搜尋小分隊深入元寶山林場進行調(diào)查辨認,在元寶山林場濫柴頂子西坡、六師密營東二道林子的一個山崗上發(fā)現(xiàn)王子陽墓地。濫柴頂子密營曾是東北抗聯(lián)第三軍六師的所在地,1936年王子陽任該師代師長。至此,王子陽墓地經(jīng)歷了漫長的尋找和認證后被確認。

2017年9月2日,抗聯(lián)戰(zhàn)士王子陽墓認證祭奠活動在密營遺址舉行。王舒 攝

2020年9月2日,在退役軍人事務部公布的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體名錄中,王子陽烈士名列其中。

致敬每一位曾在“懸崖之上”與侵略者殊死搏斗的革命戰(zhàn)士

資料來源:

高曉燕《侵華日軍731部隊的雛形——背蔭河細菌實驗場》 《日本侵華史研究》2014.01

退役軍人事務部關于公布第三批著名抗日英烈、英雄群體名錄的公告

《七三一部隊罪行特殊見證人抗聯(lián)戰(zhàn)士王子陽墓被發(fā)現(xiàn)》國家文物局網(wǎng)站 2017.9.7

審校 | 李凌 俞月花

編輯 | 趙伊漢?

簽發(fā) | 凌曦


聯(lián)系我們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