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系我們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搜索表單

1946年1月19日,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成立,這是對日本戰(zhàn)爭犯罪進行的一場正義的審判,伸張了國際正義,維護了人類尊嚴,為后世留下了寶貴的歷史經驗。

中國法官梅汝璈(中)在法官席上

75年后的今天,紀念館在《南京大屠殺史實展》“正義的審判”展覽前,舉行“和平頌”系列情景演出和“正義之網(wǎng)·花語”主題展示活動。

紀念這場正義的審判

南京市話劇團演員劉政凱化身電影《東京審判》中的約瑟夫?季南律師,鏗鏘有力地再現(xiàn)了他的結案陳詞:

全世界人民的安全,被這種陰謀所威脅!被這場戰(zhàn)爭所破壞!這個陰謀唯一的結果,就是使全世界遭受死亡和痛苦!

劉政凱說:“通過簡短的表演,與觀眾共同重溫這場審判,不是為了記住仇恨,而是為了銘記歷史,珍惜如今的美好生活。”

觀眾張女士說:“通過情景演出,仿佛置身于審判現(xiàn)場,這一刻我們熱血翻涌。感恩生在和平年代,感恩國家的強大!”

用鮮花編織“正義之網(wǎng)”

竹象征堅韌不屈、君子氣節(jié),雛菊象征和平,文竹代表永恒。

以818根竹針染紅架構與文竹交織成網(wǎng),環(huán)繞法槌區(qū)域,11枝雛菊點綴其間。紀念這場由11國法官組成的審判共開庭818次,對戰(zhàn)犯進行了正義的審判。觀眾和工作人員共同為《正義之網(wǎng)》添上雛菊。

這是一場公平正義的審判,戰(zhàn)爭中無辜被殺害的遇難者得以告慰,戰(zhàn)爭中的劊子手得到應有的懲罰,我們將永遠銘記。

1948年11月12日被判決絞刑的7名被告。左上起:板垣征四郎、東條英機、土肥原賢二、廣田弘毅、松井石根、武藤章、木村兵太郎

審校 | 李凌 趙伊漢 俞月花

編輯 | 潘琳娜

攝影 | 蔡美婷

簽發(fā) | 凌曦


聯(lián)系我們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