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系我們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

搜索表單

 
  內容摘要

  九一八事變后,中國政府訴諸國聯(lián)調停,國聯(lián)在做出撤兵決議但被日本拒絕后,派出李頓調查團前往日本和中國調查。當調查團進入東北后,受到日偽軍、警、憲、特的層層設阻監(jiān)控,禁錮調查團與東北各界人士接觸,甚至強硬阻攔調查團與馬占山會面。

  在此背景下,兩名西方記者在中國人幫助下秘密訪問馬占山,獲取了部分反映東北民眾抗日反滿意志的珍貴資料。但當二人返回哈爾濱后,隨即遭到日偽當局的無理拘捕和搜查,甚至粗暴地沒收二人采訪記錄及私人物品,引發(fā)一場小有影響的風波。

  被監(jiān)控的調查團

  11月初,日本關東軍出動主力進犯齊齊哈爾,黑龍江省代主席兼軍事總指揮馬占山率領軍民打響了震驚中外的江橋抗戰(zhàn)。


  馬占山

  鑒于日本侵略擴張的鋒芒越發(fā)明顯,國聯(lián)各大國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提出派遣調查團的折中方案。盡管中國代表一再堅持先撤兵再調查,國聯(lián)行政院仍于1931年12月10日通過了派遣調查團的決議案。

  按照關東軍的指令,日偽軍、警、憲、特出動便衣密布賓館、酒店以及調查團可能活動的所有區(qū)域,以領班、店員、博役、清掃員等身份布控,時刻對調查員進行嚴密監(jiān)控。 

  盡管日偽當局采取各種手段嚴密監(jiān)控調查團同東北民眾接觸,還是有許多愛國人士冒著生命危險,通過各種渠道,或者直接把揭露日本炮制偽國陰謀和罪行的材料遞交給調查團,或者把東北民眾堅決否認偽國的信件寄給調查團。

  據(jù)載,調查團在東北期間收到的中文信件就達1550封,其中除兩封信件外,全是揭露日本陰謀或否認偽國的信件。沈陽愛國人士劉仲明、張查理、李寶實、畢天民、鞏天民等人,秘密搜集日本侵略東北的大量材料,通過英國朋友傳遞給調查團,事后他們遭到日偽當局的逮捕、拘押和迫害。

  西方記者密訪馬占山

  1932年4月中旬,經(jīng)日本駐瑞士大使的介紹,林特以瑞士《巴塞爾消息》特派記者的身份到達哈爾濱。在旅館里聽到了一些馬占山的故事,因此對馬產生了強烈的興趣。而此時又有一名美聯(lián)社記者斯蒂爾入住馬迭爾旅館,共同的新聞敏感性以及馬占山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使兩個人走到了一起。

  5月9日,國聯(lián)調查團到達哈爾濱后也入住馬迭爾旅館,兩個人的消息源更加廣泛,同時得知日偽方拒絕調查團采訪馬占山的要求,于是決心秘密去北方尋找馬占山及其隊伍,把中國軍人抗日第一線的消息傳達給全世界。

  為了北上尋訪馬占山,林特、斯蒂爾二人進行了精心準備,首先是在哈爾濱找到一位姓韓懂英文的中學教師。另外,設法弄到一部分中文《圣經(jīng)》,把自己打扮成傳教士。

  5月26日,在調查團離開哈爾濱后,兩個人悄悄乘火車離開哈爾濱,兩個多小時后在對青山車站下車,然后沿著鐵路線前行,遇見一支中國駐軍,遂在部隊駐地留住一宿。第二天,他們繼續(xù)前行,到達了蘭西縣。

  第二天,記者隨同馬占山的部隊一起行軍,馬占山還贈送二人英制的皮質馬鞍。一路上雙方?jīng)]有交談,只是到了晚上宿營時,記者才與馬占山第二次交談。

  馬將軍表示,最大的困難是“武器和彈藥,我的士兵使用的槍各式各樣,現(xiàn)在的子彈不是全能用的,只有一部分能用。沒有子彈沒關系,我們就用長矛、槍上的刺刀,什么武器都沒有,我們還有拳頭?!?/font>

  對于記者“能否戰(zhàn)勝日本人”的提問。馬占山表示:“現(xiàn)在還不知道,我想我們會成功的。如果我戰(zhàn)死了,我的兒子、孫子會繼續(xù)戰(zhàn)斗,他們一定會把日本人趕出中國?!?/font>

  林特等二人返回哈爾濱后立即遭到日偽軍警機關的迫害。6月15日晚8時,偽北滿特區(qū)警察管理署照會代理瑞士領事業(yè)務的法國領事館,要求林特隨時到警察署聽候訊問。當日深夜,警察突然搜查林特在旅館的房間。

  余波

  日偽軍警當局公然踐踏西方新聞采訪自由的原則,隨意拘捕、扣押甚至威脅、恫嚇西方記者,并無理沒收其新聞采訪記錄、往來信件、私人用品等粗暴舉動,西方世界當然不能等閑視之。

  法國領事到訪偽滿交涉署,正式提出以下條件:一是被沒收的資料可以向滿洲國方面提供兩周時間;二是兩周后將所有資料返還給兩位記者。二人表示絕不提供給其他任何政府,但必要時可以將其內容發(fā)表;三是返還搜查居室時沒收的物品;四是滿洲國方面向林特道歉;五是本件解決后,兩名記者發(fā)表聲明,解除與調查員之間有關系之嫌疑。以上要求24小時內予以答復。

  盡管偽滿交涉署認為“其要求有些過分”,但按照日本人“可以做最小限度讓步”的意旨,最后,“滿洲國方面應允其要求”,于6月22日,將沒收的資料物品等返還給兩記者,并“采取記者采訪形式由警察當局發(fā)表”事件處理結果。

  西方記者密訪馬占山風波雖然暫告平息,但是,這一事件對日本在國聯(lián)的地位及話語權或多或少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本文來源 | 《日本侵華南京大屠殺研究》
  作者 | 王希亮(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南京大屠殺史與國際和平研究院研究員)
  審校 | 李凌 趙伊漢 俞月花
  編輯 | 潘琳娜
  簽發(fā) | 凌曦


聯(lián)系我們 |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