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讀|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參謁紀念館的“臺前幕后”

6月24日,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一行參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向南京大屠殺死難者敬獻花圈、默哀,并題詞:“和平東亞”。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條約締結(jié)40周年,福田為何決定在這一歷史節(jié)點參謁紀念館?紀念館為何將《人類記憶:南京大屠殺實證》和紀念館的和平徽章贈予福田?如何理解“和平東亞”四個字?此次福田的在華活動對于今后中日兩國的政治互信將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本期微信將為您解讀此次參謁之行的“臺前幕后”。
福田康夫為何決定參謁紀念館?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福田說:“一直以來,我都覺得我應(yīng)該到這里來,雖然之前也曾訪問過一次南京,但日程過于倉促。此次在上海參加會議,我就想南京離上海不遠,所以一定要來!”
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日本研究所原所長高洪先生陪同福田康夫一道參謁紀念館,一路展開深入交流。

福田康夫(中)在高洪先生(左一)的陪同下參觀南京大屠殺史實展
高洪先生說:“大約四年前,福田拿到了有關(guān)南京大屠殺的一些資料,那些資料內(nèi)容令他印象深刻。當時他就想,如果有機會一定要親自到紀念館去看一看。從去年年初開始,在日本國內(nèi)尤其是自民黨黨內(nèi)想要與中國改善關(guān)系的呼聲越來越高,福田康夫開始將參謁紀念館提上日程?!?/div>
紀念館為何將《人類記憶:南京大屠殺實證》和紀念館的和平徽章贈予福田?
紀念館館長張建軍將書籍《人類記憶:南京大屠殺實證》日文版贈與福田及其隨同人員。張建軍館長表示,銘記歷史、珍愛和平就像一個人的手心和手背,是不可分離的。歷史書籍表達紀念館的主題:“銘記歷史”,徽章則表達紀念館另一個主題:“珍愛和平”,這兩大主題是紀念館的定位,也是中日雙方未來面對這段歷史的期許。
張建軍館長說:“《人類記憶:南京大屠殺實證》是張憲文等一批南京地區(qū)的專家學(xué)者歷經(jīng)半年時間,從所有南京大屠殺史料中精選了最核心、最重要的史料,編成中文版、日本版和英文版,這本書是關(guān)于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最核心的證據(jù),是侵華日軍暴行鐵證中的鐵證。此次將該書贈與福田,是希望日本更多的人能夠銘記歷史,并正確看待這段歷史?!?/div>
除了贈送歷史書籍,張建軍館長還將紀念館館徽與紫金草和平紀念章贈與福田,“我想要告訴他,銘記南京大屠殺歷史的目的不是記住仇恨,而是面向未來、共筑和平?!?/div>
如何理解“和平東亞”四個字?
福田康夫的參觀訪問時間原計劃為1個小時,最終在館內(nèi)停留的時間超過了2個小時,他參觀時非常認真,對相關(guān)的史料仔細詢問。他說:“我認為日本人對過去的事實要有掌握、能正確了解過去的事實。希望今后會有更多的日本人能夠去參觀紀念館。我們要在了解事實的基礎(chǔ)上,增進日中之間的彼此交流。”
在參觀展覽后,福田題詞“和平東亞”四個字,他表示,和平是全人類共同的使命和主題,也是需要全力以赴的目標。但想要實現(xiàn)和平,還需一步一步扎實推進,東北亞各國應(yīng)當走出第一步,從東亞地區(qū)的和平開始實現(xiàn)。
此次福田的在華活動對于今后中日兩國的政治互信將產(chǎn)生怎樣的影響?
高洪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日關(guān)系目前處在改善的過程中,仍然有比較脆弱的一面。兩國應(yīng)當建立起政治互信,尤其是在歷史認知方面,相向而行非常重要。此次福田先生參謁紀念館,推動了這一進程。
高洪先生說:“為了讓兩國關(guān)系行穩(wěn)致遠,我們需要福田先生這樣的政治家做出這樣的努力。我非??隙ê唾澷p福田先生此次的行動和言論?!?/div> 
本期編輯:李凌 許晶晶 潘琳娜/文 蔡美婷/攝
綜合人民中國相關(guān)報道

發(fā)布日期
2018-06-30